炒股配资服务
你的位置:炒股配资服务_股票配资杠杆开户_配资专业股票 > 炒股配资服务 > 科创板5周年 六大券商首席最新研判!
科创板5周年 六大券商首席最新研判!

发布日期:2024-02-19 11:57    点击次数:85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科创板概念提出五年来,科创板市场从无到有,成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从首批25家企业“试水”注册制,再到如今总市值超6万亿,科创板直面挑战、修炼内功,各项改革的逐步纵深推进,形成了经受住市场检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从科创企业到券商投行,相关参与主体无不从中受益。

  为深入了解科创五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创新,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和申万宏源研究新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彭文玉。

  受访首席纷纷表示,科创板的发展为我国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和机会,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保荐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和助力科技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嘉宾金句: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券商投行在服务科创企业、助力注册制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效,不仅体现在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上,更体现在推动整个资本市场向更加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发展上,有助于构建更加健康、透明、高效的资本市场环境,对于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注册制允许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券商投行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实施尽职调查,帮助此类企业解决了卡脖子技术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大幅提升了科技相关产业链提升自主可控的水平。

  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未来,科创板应持续发挥好对于科创类企业的融资支持功能,引导更多资金不断注入关键科创产业链,支持科技创新成果持续转化。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科创板开板以来一直坚持“硬科技”定位,助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目前正成为我国自主可控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集聚地、新兴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上市中心。

  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科创板的长期投资价值相对突出,未来科创板市场进一步深化改革将有利于推动科创板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便利。

  申万宏源研究新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彭文玉:科创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科技”和“创新”两把利剑,为“硬科技”企业开辟了更大的资本舞台。

  制度创新彰显“试验田”地位

  为优秀科创企业提供成长舞台

  中国基金报:回顾过去五年,你认为科创板对于资本市场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引领了哪些制度创新?

  芦哲:我认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基础制度安排,在客观上促进了科技、产业与金融的良性循环。

  首先,科创企业的上市门槛在科创板制度安排下得以有效降低;其次,科创板上市的整体审核周期亦明显短于主板;此外,科创板结合科创企业特点构建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机制,新股定价更加合理审慎;最后,科创板规则强化了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责任,并建立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发行上市制度。作为A股资本市场率先试点注册制的板块,近年来科创板还引入了做市商机制、推出科创50ETF期权以及构建科创板指数体系,这些制度创新进一步彰显了科创板“试验田”的板块地位。

  章俊: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高质量发展。五年前,科创板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代表了中国对创新和科技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决心。从首批25家企业“试水”注册制,到现在市值超过6万亿,科创板持续推动资本市场改革走深走实。

  首先,科创板作为一个新的融资平台,为符合条件的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本融资渠道。传统融资方式可能受到监管要求和市场预期的限制,而科创板采用了更为市场化的注册制度,使企业能够更便捷地募集资金,从而支持其业务扩张和创新发展。与此同时,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研发和创新项目,科创板大大减少了它们在融资方面的瓶颈,这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其次,科创板还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将市场内的风险资本集中引入科技创新领域,不仅有利于高科技企业的成长,还能够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从而增强了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制度创新是科创板最大的亮点。首先,注册制的引入代表了对市场机制的尊重,强调了信息透明和投资者保护。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上市的模式,提高了上市效率。再如,科创板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要求相对宽松,这意味着那些尚未盈利,但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也能得到发展的机会。还有,对红筹企业的开放,以及对股权激励等方面更为灵活的规则,都是科创板制度创新的具体体现。这些都是中国资本市场在融资功能、市场结构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因素。

  陈果:从2018年11月提出科创板概念至今,科创板的发展十分迅速,2019年3月就迅速出台了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主要制度规则,同年6月科创板正式开板,7月首批25家公司挂牌上市交易,发展至今科创板已经成长为上市公司超过560家,总市值超6万亿的重要板块。

  五年来,科创板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充分发挥,在发行、上市、交易、持续监管等关键基础制度改革上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例如注册制改革顺利落地,发行审核高效可预期、上市条件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上市需求、发行定价由市场各方充分博弈、新股定价日趋理性。又如,科创板首创询价转让制度,开辟减持新路,兼顾便利创新资本退出和价格发现,对二级市场冲击有限。再如,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有助于提升科创板股票流动性、增强市场韧性。

  陈雳:科创板过去五年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为中小科创企业打造了高质量的融资平台。作为研发投入高,周期长的一类企业,资本市场优化了投资风格,逐渐转入中长期价值投资。制度创新方面,科创板主要在上市标准上降低了门槛,退市制度也更加严格。

  刘晨明:科创板的设立和试点注册制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基础制度安排,也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重要举措。科创板的发展为我国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和机会,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科创板在资本市场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为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和灵活的上市机制,吸引了一大批优质科创企业的加入。科创板的出现丰富了资本市场的品种结构,增加了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通过科创板,投资者可以更加方便地参与到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中,分享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果和回报。

  科创板在推动制度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创板的设立和运行过程中,涌现了一系列创新制度和模式,为“硬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和发展空间^2。例如,科创板采用了注册制,简化了上市审核程序,提高了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此外,科创板还引入了更加灵活的定价机制,使得企业的估值更加合理和准确。这些制度创新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科创板在过去五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它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渠道和机会,推动了资本市场的转型升级。科创板的发展历程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在推动经济创新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活力。未来,科创板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更多优秀科创企业提供成长的舞台和机遇。

  彭文玉:回顾过去五年,从科创板的概念提出,到首批25家企业“试水”注册制,再到如今总市值超6万亿,科创板直面挑战,修炼内功,各项改革的逐步纵深推进,不断补齐制度短板。科创板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在发行、上市、交易、再融资、退市、持续监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形成了经受住市场检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为创业板、北交所、主板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针对科创企业的上市门槛更包容,允许亏损和存在特殊股权机构的高成长企业登陆科创板、推出更加市场化的发行定价配售和交易机制、首次推出“科创属性”评审指标;明确科创板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转板上市制度平稳落地;引入做市商机制;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细则持续完善;进一步完善主题指数体系、科创50ETF期权上市交易等。

  如今,科创板正在成为我国科技力量汇聚的高地、中国科创企业上市的首选地,肩负着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使命,始终坚持以“硬科技”为核心,不断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在完善公司治理、激发企业家精神、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等方面继续起到关键性作用,助力科创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筑牢根基。

  勤勉尽责提供专业服务

  推动产业与资本深度融合

  中国基金报:注册制改革以来,券商投行在服务科创企业、助力注册制改革等方面,取得哪些成果?

  陈雳:随着我国注册制改革不断深化,科创板企业也发生了积极变化。注册制允许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券商投行业务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实施尽职调查,帮助此类企业解决了卡脖子技术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大幅提升了科技相关产业链提升自主可控的水平,同时有效衔接了上下游供应链,并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韧性,达到了国家科技强国的战略发展目标。

  芦哲:保荐机构是资本市场的“看门人”,也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和助力科技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注册制改革以来,券商投行已服务500多家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促进了科技与资本的良性互动,使得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

  此外,注册制发行定价更加市场化、交易机制更加灵活,市场交易结构不断优化,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得以强化。对保荐机构本身而言,其担任着承上启下、对接投融资双方的重要角色,满足不同企业类型、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股权融资需求促进了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循环,推动了产业与资本深度融合,有助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晨明:一方面,券商投行在项目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改善。注册制改革要求保荐机构对企业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尽职调查和审核,券商投行在项目选择和质量控制方面更加慎重,有效降低了项目的风险和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在监管的引导下,券商投行在内控方面明显趋严。注册制改革要求保荐机构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项目的风险管理和内部审查,券商投行在内部控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进,提高了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

  此外,券商投行充分发挥了服务科技创新的功能。科创板的设立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和适合的融资渠道,券商投行积极参与科创板的建设和运营,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专业的融资和上市服务,推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章俊:注册制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从核准制向市场化、法治化方向的转变。券商投行在服务科创企业、助力注册制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效,不仅体现在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上,更体现在推动整个资本市场向更加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发展上。这些成效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健康、透明、高效的资本市场环境,对于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彭文玉:在勤勉尽责方面,自注册制改革以来,保荐机构积极履行对发行人的尽职调查,对其财务、法律、业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审核,确保其合法合规。同时,保荐机构还对发行人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和规范,促进了发行人的规范化运作。专业服务方面,保荐机构为发行人提供了包括估值、定价、承销等方面的专业服务,确保了发行人的顺利上市和融资。同时,保荐机构还为发行人提供了持续的辅导和培训,帮助其更好地适应资本市场的要求。

  展望未来,投行作为保荐机构,不仅要重视“保”,更要重视“荐”。2023年7月21日,沪深交易所联合发布了《以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的保荐机构执业质量评价实施办法(试行)》,首次将上市公司质量与保荐机构执业质量挂钩,督促保荐机构执业理念加快从“可批性”向“可投性”转变,提升保荐机构执业水平。随着首发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提升,新股上市破发、甚至发行失败的可能性上行,这必然要求投行更深刻地理解发行人的业务和所处行业,尽早发现好的资产、挖掘企业价值,从而更好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这要求投行从重视“可批性”向重视“可投性”转变。

  “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

  科创板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基金报:就目前科创板已上市公司及排队公司情况来看,“含科量”如何?在科技投入、专利水平、研发团队等方面有哪些突出表现?哪类企业成为科创板制度创新的“受益者”?

  彭文玉:经过四年多的发展,科创板支持了一批“硬科技”企业上市,逐步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

  从目前科创板上市企业来看,“硬科技”成色十足。从技术领先程度上看,科创板第四年超九成企业达到国内领先及以上,整体技术水平同比有所提升。截至2023年6月30日,上市科创板企业中有约九成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及以上,其中有18.8%的企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达到国际领先的企业约占上市总数的5.7%。

  科创板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包容性,尤其是对尚未盈利的企业。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在第四周年得以扩展,2022年8月微电生理作为首家适用此套标准的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起到良好示范效应,进一步增强了科创板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性。

  刘晨明:目前科创板已上市公司及排队公司的整体“含科量”相对较高。科创板注重的是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因此这些企业在科技投入、专利水平、研发团队等方面通常表现出较为突出的特点。

  总体上看,科创板制度创新的“受益者”主要是那些高科技、高成长性的企业。科创板的设立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渠道和机会,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的上市制度,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实现更快速的成长和发展。

  芦哲:截至2023年10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62家,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企业数量占比达41%、生物医药上市企业数量占比达19%、高端装备制造上市企业数量占比达17%,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先导产业已渐成集群化发展之势,为我国加快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实现国产自主可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截至10月底,包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在内,科创板IPO申请公司(863个)专利总数达到259540,平均每家公司拥有约300个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1563,平均每家公司拥有约117个,科技研发属性凸显。

  中国基金报:作为连接资本市场与技术要素市场的纽带,科创板的“硬科技”定位如何持续推动引领产业发展?哪些“硬科技”企业实现了新突破?

  芦哲:首先,科创板公司的稳健经营有利于在产业内形成示范引领作用。其次,科创板内的央企国企将进一步发挥带头作用。例如,有10家科创板国企入选国资委发布的《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企业名单》,涵盖了多个制造业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同时,由点及线再及面,逐步实现强链补链延链,形成关键领域的科创矩阵,实现关键环节的自主安全可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不断优化升级。

  此外,在践行“双碳”目标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科创板公司也走在上市公司前列,ESG信息披露一直是科创板公司的亮点,科创50公司更是全部独立披露ESG报告,助力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章俊:科创板的设立引导了大量资金流向硬科技领域,加速了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此外,科创板提供了更为灵活和便捷的融资渠道,使得科技企业能够更容易地融资,以支持其创新项目和业务扩张,这有助于加速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进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科技企业通常侧重于长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其盈利周期较长。科创板的估值机制需要更注重长期价值,吸引更多长期投资者。

  陈果:目前科创板正成为我国自主可控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集聚地、新兴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上市中心。一批“硬科技”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赋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2019年科创板首批上市的中微公司为例,其营业总收入从2018年的16.39亿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47.40亿,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从2018年的0.91亿飙升至2022年的11.70亿,在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周期性调整和国际政治环境负面影响下,仍然取得了优异的经营成绩,在刻蚀设备、MOCVD 设备等设备产品研发、市场布局、新业务投资拓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

  彭文玉:科创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科技”和“创新”两把利剑,为“硬科技”企业开辟了更大的资本舞台,已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为核心的上市公司集群效应。

  借助资本市场力量,科创板不少企业上市后在市占率、技术研发能力、产品商业化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例如:三一重能2022年在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量市占率由2021年的5.74%提升至9.07%;中控技术的安全仪表系统(SIS)及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市占率,2022年首次实现第一;澜起科技发布了全球首款CXL内存扩展控制器芯片(MXC),完成了第一代AI芯片工程样片的流片并成功点亮;宣泰医药上市后产品商业化取得了新进展,其中泊沙康唑肠溶片、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有力提高其国内市场份额。

  刘晨明:科创板注重的是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和潜力。科创板的设立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渠道和机会,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实现技术转化、产品推广和市场扩张,进而推动企业产品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严把“入口关”和“出口关”

  吸引长期资金参与科创板

  中国基金报:科创企业因自身成长路径和发展规律,在创立初期会呈现出投入和收益不匹配的特点。对此你怎么看?未来应如何持续发挥好科创板的融资支持功能,构建科技创新良好生态?

  陈雳:科创板采取了多元化的上市标准以照顾不同类型的科技企业,使更多优质科创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支持。持续发挥科创板的融资支持功能需要不断优化上市审核标准,确保既能吸引高质量企业,又能保障投资者权益。

  芦哲:从准入制度上看,科创板对于上市企业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一方面,这充分反映了科创板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功能;另一方面,这样多元包容的制度也必然会使得投资风险相应提升,因此这也同时要求中介结构能够严把入口关,控制并提高申报项目的质量。

  未来,科创板应持续发挥好对于科创类企业的融资支持功能。首先要突出科创“硬科技”的特色,严把上市入口关,努力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的职责,同时优化股权激励信息披露等资本市场配套制度,优化再融资节奏及并购重组效率,为那些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保驾护航。其次,良性的生态需要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以科创板企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集群是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要引导更多资金不断注入关键科创产业链,支持科技创新成果持续转化。

  章俊:完善差异化上市标准,以更好地满足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科创企业的需求;畅通退市机制,以确保市场的健康运行。此外,要继续加强信息披露要求。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提高将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长期资金进入市场。

  同时,鼓励长期资金的入市,包括推动机构投资者、养老金基金等长期资金机构参与科创板市场,以提供更加稳定的资金支持。最后,监管机构应继续加强对科创板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资金用于实处,防止市场操纵和不当行为。监管机构还应加强市场监测和风险防范,以及及时应对市场波动和异常情况。

  彭文玉: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再次强调“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因此,在增强上市包容性的同时,也应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和“出口关”。

  为持续发挥好科创板的融资支持功能,构建科技创新良好生态。我们建议:

  首先,技术更迭下,科创板的“硬科技”属性也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内涵,建议可以在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中引入更多前沿领域的知名专家,建立并适时优化更新“硬科技”领域正向清单,以供保荐机构及相关主体参考,从而提高对前沿科技的判断力和识别力。

  其次,加强对保荐机构的监管,强化其持续督导职责。

  最后,加强退市制度建设。应严格执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信披违规退市,交易类、财务类指标也可根据市场整体情况优化调整,提升市场新陈代谢功能和市场活力,引导加强主动退市。

  陈果:退市制度升级将加速上市公司优胜劣汰,有助于市场生态自我净化,实现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动态平衡,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为了构建科创板良好的市场生态,建议对造假者从严处罚,大幅提高处罚力度和金额。同时建议尽快建立健全投资者因上市公司欺诈而受到损失的赔偿或补偿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集体诉讼和追偿机制,便利投资者提起和参加诉讼,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这也将降低造假退市阻力。

  科创板估值具有长足提升空间

  需防范市场情绪和炒作影响

  中国基金报:目前我国科创企业估值和海外比处于何种水平?当前估值方式是否还存在问题,原因是什么?

  彭文玉:当前科创板的估值与纳斯达克市场,包括纳斯达克精选市场相比,处于偏高的水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A股由于投资者结构等与海外市场不同,流动性溢价长期高于海外市场是主要原因。整体而言,当前市场对于科创企业的估值体系,仍然未能充分体现科创企业特性,包括其高成长和高风险的属性如何反馈在估值上,需要建立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定价逻辑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建议引导市场参与各方融入新估值因子来优化传统DCF估值模型,比如引入相关政策、ESG、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估值指标等一些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方面,弱化净利润因子,更加关注新增ROE、营业现金比率、分红派息等因子。对于科创企业,针对不同生命周期、不同渗透率阶段、不同行业可使用不同的估值方法。

  芦哲:静态来看,与海外龙头相比,A股多数科技行业的估值水平可能处在合理或偏高水平,存在一定的估值溢价现象,但细分到子行业及个股则可能分化较大,不可一概而论。与传统企业相比,由于普遍处于生命周期中偏前段,科创类企业的估值难度相对会更高。

  大部分科创企业在初创和成长阶段投入相对较大,并且研发支出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方式也会导致其出现亏损周期长、轻资产等财务特点,P/E、P/B等传统相对估值方法适用性会被削弱,企业早期的研发支出、折旧摊销等因素导致的财务指标“失真”需要得到重视。

  章俊:科创企业通常具有高成长性、技术创新性和尚未盈利等特点,这使得它们的估值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横向对比之下,科创板的估值具有长足的提升空间。科创企业通常在创新和高技术领域中遴选出的,因此很难找到类似企业作为参照来进行估值。估值方法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地资本化这些非财务资产。此外,在一些情况下,科创企业的估值可能受到市场情绪和炒作的影响,而不是基本面因素,这可能导致估值的过度波动和不稳定性。

  刘晨明:目前我国科创企业的估值水平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存在一定客观差距。为解决当前估值方式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和监管机构的正面引导,促进各类投资者建立更加科学和客观的估值方法和指标体系,加强对科创企业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提高投资者对科创企业的风险和潜力的认知程度,减少估值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需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投资者行为,防范市场情绪和炒作对估值的影响,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期待合理降低投资者门槛

  中国基金报:对科创板的长期投资价值怎么看?后续在完善交易机制、降低投资者门槛、提升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有哪些建言建议?

  芦哲:随着全球半导体周期底部复苏、医药技术创新和投融资热潮以及数字经济浪潮的大趋势,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业绩兑现将逐步激素,科创板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展望未来,要利用好科创板这块领先的改革试验田,推广优秀的改革经验,不断增强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加强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同时,要进一步构建起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的良好生态,在更多维度上支持科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强化对科创企业的融资支持。最后,在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大基调下,仍要不断推进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三端”并进,持续补充和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刘晨明:在降低投资者门槛方面,可以推出更多的投资产品和工具,如科创板指数基金、量化交易工具等,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通过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投资能力,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和损失。

  在提升国际化水平方面,可以深化与全球主要交易所的互联互通机制建设,推出更多包括陆股通在内的跨境投资机制和产品,方便海外投资者参与科创板市场。可以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机构和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升科创板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陈雳:科创板作为新兴市场,有长期投资潜力,但需注意科技行业波动性大、创新不确定性等特点。未来可在提升市场流动性、加强信息披露和降低投资者门槛等方面持续改进。未来,持续强调科技创新、改进市场监管、优化企业估值体系将有助于科创板更好地服务于科技企业和投资者,从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向更加健康、活跃的方向发展。

  彭文玉:在完善交易机制方面,首先可以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对市场监察系统交易预警指标进行调整,包括但不限于量化指标的标准更新、指标间的不同侧重配比。其次可以通过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赋能市场监管,进一步提高监管的靶向性和有效性。

  从丰富指数和投资品种角度方面,可推出“小市值”、“高流动性”的规模指数,进一步丰富或细分行业主题指数,增加科创板“高研发投入”策略指数等。衍生工具方面,做市商可推出科创板相关的个股期权、互换合约等衍生品,或参考MSCI中国A50股指期货,推出科创板相关期货产品。